關於人間
「東海人間工作坊」是一個剛過了二十二歲生日的異議性社團。
以知識為本,以批判為手段,以改變為目標。固定關心校內議題與社會公共議題。
舉凡交通、學費、打工、環境、升學…各種不合理的現象都是我們關心的目標,我們參與了東海的無數事件,創造了東海的無數歷史。
東海觀察
東海觀察的意思並非「觀察東海校園」,而是「以東海為基礎,觀察社會」。
意即,這份刊物雖然是東海人的刊物,但它所涉足的議題範圍絕不僅限於東海校內,而是以東海人的觀點來對校內校外的整體社會做反省、批判、並經由刊物的傳達來實踐。
我們並不主張所謂的客觀中立,而是提供各式各樣的觀點與批判,我們相信經由校內外公共事務的介紹,可以提昇東海人的社會參與。
例行活動
我們必須主動,讓壓迫成就自己成為不受支配、昂揚自主的公民,並冷靜且意志堅定的攜手突圍。期待對於公共議題懷抱熱誠的你/妳能一同邁向這條追求理想主義實現的道路!
本學期社課固定每周二19:00於人間工作坊社辦(C大樓地下室,校友會館對面)
歡迎蒞臨翻桌指教。
幹部介紹
人間工作坊乃一極為注重組織培力的社團。我們有一套完整的視野與技巧訓練過程,並透過各種實際運動的參與更深地理解社會,看到更多不公義。
幹部均經過至少一年的參與,透過刊物、講座等持續在東海發出非主流的聲音,以知識與經驗作為武器,真正以東海為基地,透過人間,改變這個並不美好的人世間。
東海事記
二十幾年來,我們參與了東海的無數事件,創造了東海的無數歷史。而我們的歷史,便是東海不斷追尋開創性過程中的一面鏡子。且目光向外,照出並改變台灣社會的結構傷痛...。
這個既存的環境永遠是不完美的,問題是永遠存在的,因此我們的探討也就是「未竟」的。只要東海和台灣的歷史還繼續往前進,這個「未竟的探討」就會不斷持續!
行動圖像
我們在這塊土地上行動,真實的開放自己對於歷史的感覺,思考如何從龐雜的歷史之中重新看待自己,和台灣社會各個角落裏頭的人群產生關係。
除了當下的互動,人間盡可能完整地留下光影足跡,而記錄、呈現的過程中,也許又會產生另一些關係、另一些可能...。
歷史是很長久的,在裏頭把自己成長階段的每一步走踏實了,它就不會消失。
第五期 校園民主落日,東海面臨抉擇
二十年前的東海,獨排眾議成立學生政府,引領風騷;
二十年後的東海,有沒有蛻變的勇氣,再創時代高峰?
以宿舍為例看校園民主
上世紀八零年代末至九零年之間,台灣社會劇烈變遷。短短幾年間,戒嚴解除了,社會自由了,人民意識抬頭。長久抑鬱的台灣社會湧現出一股沛然莫禦的民主潮流,誓言掃空威權所樹立的堅固藩籬。那是個狂飆的時代。就在這樣的時代,東海大學奠立了日後台灣學生自治的基本型態。
但二十年來,東海學生並沒有因此獲得更多的權利。甚至最近「自覺海報事件」所引起的一連串反彈,使得學生發起召開宿舍事務說明會和倡議成立宿舍自治委員會。同時北部也有數所大學的學生宿舍爆發學權問題,學生反抗冥頑不靈的管理單位,甚至引爆校內遊行。
輔仁大學也因女宿門禁問題引發爭議。輔大的女宿住宿學生,只要超過晚上十一點回女宿,就會被學校「記點」,而三次記點之後將被退宿,導致晚歸的女學生不敢回宿舍,只好徹夜在外遊蕩,既危險又不公平。為了爭取住宿生權益,輔大的異議性社團黑水溝社發起了「女宿解禁、全校相挺」的校園聯署,以「安全、平等、民主」為主要訴求,要求學校正視學生的聲音,並發起「愛心輔仁,平安住宿」的夜間祈福遊行,繞行校園一周,要求校方正視學生訴求。
第五期 變革交叉口,東海面臨抉擇
東海大學創校至今的發展,簡直就是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1955年,聯董會懷抱著建立一所新型態的基督教大學的夢想,聚集中國大陸前十三所基督教大學的基礎與能量,在荒涼的大度山上打造了東海大學。
求真,篤信,力行,師生共住校園之內,自由學風迴盪唐式建築之間,漸漸地,乾硬結實的紅土長出遍野的相思樹,路思義教堂成為全東海人的驕傲。七零年代後,東海失去了維持菁英教育的經濟基礎,被迫重新適應環境。在尋找屬於自己道路的過程中,許多政策被扭轉,學生人數從六百人增加到一萬五千人,社會大眾對於東海的印象,慢慢也只剩下了美麗的校園,作為一個時代褪去的記號。
第五期 / 讀者投書/ 我們的擔憂
「民主」從其字面上的意義來看,就是人民作主,讓人民擁有決定討論公共事務的權力。確保民主制度能夠順利運行的方法,就是全民參與以及全民監督。用這樣的角度來觀察東海的校園民主,其結果是令人擔憂的。
第十九屆學生會的時候,校園內為了剛搬遷至第二教學區的管理學院硬體設備不佳,而吵得沸沸揚揚。同時關於接駁車收費的問題,也成為校內公共事務討論的焦點,當時的學生會長蔡會長在說明會上強烈反對收費,然而後面幾屆學生會的運作,校內接駁公車從單程 0 元調至 1 元又到現在的 5 元,讓人不禁懷疑,當時的反對是否有效?
落日退場:東海廢除落日學生會聯盟
「東海廢除落日學生會聯盟」,簡稱「廢落盟」。其主張「開啟重新制憲討論。了解東海現有的學生自治組織與建構更完善的架構,制訂符合東海人需求的學生自治模式。」
「廢落盟」的「廢除」並不是指立即解散學生會,而是指在東海學生起身討論新的學生自治制度與可能時,本身就是讓現有的學生會制度逐漸退場的過程。故廢落盟與當前學生會並非站在對立面,對於未來共同打造更好的東海更有著無限地合作可能。
廢落盟將於近期召開一連串的連署、遊行、發新聞稿、說明/討論會等活動,亦對國內外各學生自治組織做分析與整理,為未來的討論提供知識基礎與更豐富的想像。
廢落盟並沒有預設除了「東海學生應對東海校園民主重新討論」以外的任何立場。意即,對於各種未來學生自治組織可能的推行方式或細節上均無成見。並非辦了連署與遊行就必定是體制外或激進的,和平與理性也是廢落盟堅持的原則。
聯繫我們
0963-493884
huberthsu25@gmail.com
貼到臉書
請您發揮舉手之勞,輕點右上角。
捐款資訊
郵局代號:700
帳號:0021057 0356440
戶名:東海大學人間工作坊許洧誠
捐款後請於網站任一文章回文告知我們(或寄信給我們),我們將於下期《東海觀察》公開感謝您對東海關心公共議題社團的支持。
東海觀察(電子書)
Labels
- 2009廢落盟 (22)
- 2011工業區空氣汙染事件 (1)
- 2011寒假外圍牆事件 (10)
- 中港路交通問題 (18)
- 公告 (2)
- 文章轉貼 (1)
- 東海觀察第七刊 (7)
- 東海觀察第九刊 (9)
- 東海觀察第二刊 (7)
- 東海觀察第八刊 (5)
- 東海觀察第十一刊 (7)
- 東海觀察第十二刊 (8)
- 東海觀察第十三刊 (10)
- 東海觀察第十五刊 (8)
- 東海觀察第十六刊 (11)
- 東海觀察第十刊 (5)
- 東海觀察第十四刊 (7)
- 東海觀察第三刊 (6)
- 東海觀察第五刊 (5)
- 東海觀察第六刊 (6)
- 東海觀察第四刊 (5)
- 社團活動 (33)
- 校內法規 (3)
- 站務公告 (7)
- 歷史 (18)
- 營隊與工作隊 (6)
學生團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