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東海觀察第五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東海觀察第五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東海觀察第五期目錄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0 意見

文◎葉守禮(東海人間工作坊幹部,廢落盟連署聯絡人)
變革交叉口,東海面臨抉擇

文◎葉守禮
(東海人間工作坊幹部,廢落盟連署聯絡人)
文◎憂心的東海人
文◎洛書 (東海人間工作坊幹部,廢落盟聯絡人)

第五期 校園民主落日,東海面臨抉擇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0 意見

文◎葉守禮

二十年前的東海,獨排眾議成立學生政府,引領風騷;
二十年後的東海,有沒有蛻變的勇氣,再創時代高峰?

以宿舍為例看校園民主

上世紀八零年代末至九零年之間,台灣社會劇烈變遷。短短幾年間,戒嚴解除了,社會自由了,人民意識抬頭。長久抑鬱的台灣社會湧現出一股沛然莫禦的民主潮流,誓言掃空威權所樹立的堅固藩籬。那是個狂飆的時代。就在這樣的時代,東海大學奠立了日後台灣學生自治的基本型態。

但二十年來,東海學生並沒有因此獲得更多的權利。甚至最近「自覺海報事件」所引起的一連串反彈,使得學生發起召開宿舍事務說明會和倡議成立宿舍自治委員會。同時北部也有數所大學的學生宿舍爆發學權問題,學生反抗冥頑不靈的管理單位,甚至引爆校內遊行。

輔仁大學也因女宿門禁問題引發爭議。輔大的女宿住宿學生,只要超過晚上十一點回女宿,就會被學校「記點」,而三次記點之後將被退宿,導致晚歸的女學生不敢回宿舍,只好徹夜在外遊蕩,既危險又不公平。為了爭取住宿生權益,輔大的異議性社團黑水溝社發起了「女宿解禁、全校相挺」的校園聯署,以「安全、平等、民主」為主要訴求,要求學校正視學生的聲音,並發起「愛心輔仁,平安住宿」的夜間祈福遊行,繞行校園一周,要求校方正視學生訴求。

第五期 變革交叉口,東海面臨抉擇

2 意見

文◎葉守禮

東海大學創校至今的發展,簡直就是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1955年,聯董會懷抱著建立一所新型態的基督教大學的夢想,聚集中國大陸前十三所基督教大學的基礎與能量,在荒涼的大度山上打造了東海大學。

求真,篤信,力行,師生共住校園之內,自由學風迴盪唐式建築之間,漸漸地,乾硬結實的紅土長出遍野的相思樹,路思義教堂成為全東海人的驕傲。七零年代後,東海失去了維持菁英教育的經濟基礎,被迫重新適應環境。在尋找屬於自己道路的過程中,許多政策被扭轉,學生人數從六百人增加到一萬五千人,社會大眾對於東海的印象,慢慢也只剩下了美麗的校園,作為一個時代褪去的記號。

第五期 / 讀者投書/ 我們的擔憂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0 意見

  文◎憂心的東海人

 「民主」從其字面上的意義來看,就是人民作主,讓人民擁有決定討論公共事務的權力。確保民主制度能夠順利運行的方法,就是全民參與以及全民監督。用這樣的角度來觀察東海的校園民主,其結果是令人擔憂的。

   第十九屆學生會的時候,校園內為了剛搬遷至第二教學區的管理學院硬體設備不佳,而吵得沸沸揚揚。同時關於接駁車收費的問題,也成為校內公共事務討論的焦點,當時的學生會長蔡會長在說明會上強烈反對收費,然而後面幾屆學生會的運作,校內接駁公車從單程 0 元調至 1 元又到現在的 5 元,讓人不禁懷疑,當時的反對是否有效?

落日退場:東海廢除落日學生會聯盟

0 意見

文◎洛書

如果學生自治已經需要再次盛大地討論,那麼「東海廢除落日學生會聯盟」就是抱持著這類信念的一群人與社團聚集成立的聯盟。

「東海廢除落日學生會聯盟」,簡稱「廢落盟」。其主張「開啟重新制憲討論。了解東海現有的學生自治組織與建構更完善的架構,制訂符合東海人需求的學生自治模式。」

「廢落盟」的「廢除」並不是指立即解散學生會,而是指在東海學生起身討論新的學生自治制度與可能時,本身就是讓現有的學生會制度逐漸退場的過程。故廢落盟與當前學生會並非站在對立面,對於未來共同打造更好的東海更有著無限地合作可能。

廢落盟將於近期召開一連串的連署、遊行、發新聞稿、說明/討論會等活動,亦對國內外各學生自治組織做分析與整理,為未來的討論提供知識基礎與更豐富的想像。

廢落盟並沒有預設除了「東海學生應對東海校園民主重新討論」以外的任何立場。意即,對於各種未來學生自治組織可能的推行方式或細節上均無成見。並非辦了連署與遊行就必定是體制外或激進的,和平與理性也是廢落盟堅持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