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間
「東海人間工作坊」是一個剛過了二十二歲生日的異議性社團。
以知識為本,以批判為手段,以改變為目標。固定關心校內議題與社會公共議題。
舉凡交通、學費、打工、環境、升學…各種不合理的現象都是我們關心的目標,我們參與了東海的無數事件,創造了東海的無數歷史。
東海觀察
東海觀察的意思並非「觀察東海校園」,而是「以東海為基礎,觀察社會」。
意即,這份刊物雖然是東海人的刊物,但它所涉足的議題範圍絕不僅限於東海校內,而是以東海人的觀點來對校內校外的整體社會做反省、批判、並經由刊物的傳達來實踐。
我們並不主張所謂的客觀中立,而是提供各式各樣的觀點與批判,我們相信經由校內外公共事務的介紹,可以提昇東海人的社會參與。
例行活動
我們必須主動,讓壓迫成就自己成為不受支配、昂揚自主的公民,並冷靜且意志堅定的攜手突圍。期待對於公共議題懷抱熱誠的你/妳能一同邁向這條追求理想主義實現的道路!
本學期社課固定每周二19:00於人間工作坊社辦(C大樓地下室,校友會館對面)
歡迎蒞臨翻桌指教。
幹部介紹
人間工作坊乃一極為注重組織培力的社團。我們有一套完整的視野與技巧訓練過程,並透過各種實際運動的參與更深地理解社會,看到更多不公義。
幹部均經過至少一年的參與,透過刊物、講座等持續在東海發出非主流的聲音,以知識與經驗作為武器,真正以東海為基地,透過人間,改變這個並不美好的人世間。
東海事記
二十幾年來,我們參與了東海的無數事件,創造了東海的無數歷史。而我們的歷史,便是東海不斷追尋開創性過程中的一面鏡子。且目光向外,照出並改變台灣社會的結構傷痛...。
這個既存的環境永遠是不完美的,問題是永遠存在的,因此我們的探討也就是「未竟」的。只要東海和台灣的歷史還繼續往前進,這個「未竟的探討」就會不斷持續!
行動圖像
我們在這塊土地上行動,真實的開放自己對於歷史的感覺,思考如何從龐雜的歷史之中重新看待自己,和台灣社會各個角落裏頭的人群產生關係。
除了當下的互動,人間盡可能完整地留下光影足跡,而記錄、呈現的過程中,也許又會產生另一些關係、另一些可能...。
歷史是很長久的,在裏頭把自己成長階段的每一步走踏實了,它就不會消失。
學生自治的新想像-「宿舍自治委員會」
看到了這次宿舍事務說明會的情形後,面對學生會在學生權益方面的失能,我們可以期待學生自治有著另一種可能。
在 東海的所有學生中,住宿生是和學校環境最息息相關的群體,當學校的環境與政策改變時,最直接受影響的往往是住宿生。博雅書院的王崇名執行長也表示:「其實 書院將來不僅是博雅書院,它還有第二個書院、第三個書院、第四個書院一直下去…小班教學、四年住宿、通才教育、勞作教育,這四個是博雅教育裡很重要的核心 四個要件。」
近來棟長與住宿生們希望推動一個「宿舍自治委員會」作為新型學生自治的實驗,乃因宿舍內部事務極其複 雜,循舊有管道很難有反應空間,就算能通報上學生會,其在與校方的會議上亦難確切表達意見,更遑論是即時給予回應與滿足需求,但每年大一新生便有三千餘 人,而在第二校區的宿舍落成後,東海的住宿生人數更會大幅上升,建立一個更好的替代方案刻不容緩
這個「宿舍自治委員會」必須是由獨立民意選出並自成一套體系,才足以充分運行。
這個「宿舍自治委員會」必須是能夠確實站在住宿生立場,有活動與計畫的選擇權。
這個「宿舍自治委員會」必須是與學生會站在同等地位甚至更高,才能不落學生會窠臼。
以下是某位棟長提供之「宿舍自治委員會」預期功能:
1. 維護住宿生權益、反應住宿生意見,為住宿生與行政單位的溝通橋樑。
2. 參與宿舍管理單位之相關政策制定,以符合住宿生宿舍生活之需求。
3. 制定、審議與執行住宿生自治之相關法規。
4. 住宿生間、住宿生與棟長間之糾紛調解。
5. 參與棟室長考評會議,以確保宿舍自治幹部之權益。
6. 辦理棟長甄試與教育訓練,以提昇棟長之管理專能。
「有意見請向學生會反應,或私下來溝通...」
學生會?表達意見的唯一途徑?
私立東海大學學生會,受全體會員之付託,依學生自治精神,以追求學校進步,促進校園民主,維繫校園和諧,爭取會員福祉為目的。
-東海大學學生會組織章程宗旨
有時候幫誰講話,教官就會覺得我站在你們這邊,喔我幫教官他們講話
就覺得我是學校的人幫學校講話
所以,我覺得我的角色是很難去,就是去幫你們,就是去講什麼話
-東海大學第二十一屆學生會會長賴志政
一 定有人在看到這篇刊物前叨念:「我們就已經有學生會了,還嘴砲什麼…」,但看完本節引文,大多數的人應該會承認:「我們的學生自治真的出了問題」。但同 時,也會有人跳出來為學生會辯護:「學生會的幹部們都很忙碌呀!每天辦了那麼多活動還不是為了學生們!你這樣說真是太過份了」
到底孰對孰錯?答案是都對,因為這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
學生要自治就必須自制?自制之後呢?
學生算什麼?!
我們自認為是校園的主體,而校園是民主的,這種論述有如「地球是圓的」般耳熟能詳,但,學生們真的身處於民主校園嗎?
東海學生用選票選學生會長,選學生議員,彷彿這就是民主,就算學生會會長得票率不到10%,就算學校仍然要蓋什麼就蓋什麼要辦什麼活動就辦什麼活動,我們也覺得那就是民主,一切的不滿與問題只是我們自己的民主素養不夠。
真的是這樣嗎?民主的核心價值是「人民作主」,同理,校園民主的核心價值是「學生作主」,「作主」不只是一年一度的出門投票,更意味著能夠有效參與校園事務,且校園的一切決策必須以學生為最優先考量,故,校方的角色應該是「協助」學生學習,而非「主導」,甚至「強迫」。
更 進一步論述,學生應有權參與校內政務,乃因校內的一切政務都是為了協助學習或是協助維持這個學習環境,甚至決定這個學校該往什麼方向走。一個學校該往哪裡 走該辦哪些活動,學習的主體竟然毫無置喙餘地,不是很奇怪的事嗎。你的父母一學期繳五萬塊錢,然後交給一群對教學毫無直接關聯的人,由他們來決定你要學什 麼?
大學生,你願意嗎?
「自治」+「教育」=「無能」+「霸道」?
我們的學生在哪裡?
民主觀念在行政上以及師生關係間都應有實際的表現,全體教職員都應投入。這意指學生儘管有成熟度的限制,但仍可決定他們自己的活動並在教育上參與行政與學術事務的討論。也意指教員有責任參與學校的基本決策,此為教育過程中學校逐步成長的要素。
-東海大學創辦人芳威廉博士(Dr. William P Fenn)
我們所有的計畫,包括這次的自覺海報計畫,我們全部都是正式用公文,經過學務長、校長親自核定的,核定後我們才做…沒有必要(向你們進一步)報告,因為這已經是校長核定的東西。
-生活輔導組黎邦誠組長
(計畫目的)上面(會議資料)寫得很清楚啦!上面都有啦!我要再唸一遍嗎?這個部份我再跟你講一遍,校長已經核定的東西我們就不要再作其他的說明了!
-住宿輔導組解其橋組長
10月8日舉辦的「宿舍事務說明會」中,出現了近年的沉寂東海不會發生的情形:學生沉默地坐在H大樓教室的座位上,神情微微緊張,卻帶著股肅穆與倔強,東海彷彿回到了昔日以「大學路事件」、「V大樓事件」等各種事件來證明「我是東海人!有權參與東海事!」的那個東海。
這次「宿舍事務說明會」的起因是由於校方推行自覺海報與美化等宿舍計劃,要求各棟組織住宿生至少交出一張「宿舍自覺海報」,但由於各棟長狀況不一,棟生亦非全部願意配合,加上校方對於計劃是否有強制性說詞反覆,於是棟長與住宿生在海報截止日(10月9日)的前一天,自發召集了這場會議。
在會議上,生輔組黎教官與住輔組解教官侃侃而談:「宿舍最近推行的相關活動(美化比賽、海報比賽)都是屬於品德教育的活動,因為校長對於我們品德教育非常重視…」宛如一切合乎程序,但實際去教育部網站查閱,發現品德教育的具體實施準則之一為「鼓勵學校透過教師、行政人員、學生及社區代表等,共同營造具品德氣氛之優質校園文化,以發揮境教之功能」
把教育部的準則對照前述引文,我們看到了校長與學務長,但請問,「學生」在哪裡?
說明會中,學生會會長也到場了解並發言:「我的角色是很難去幫你們講什麼話,教官的作為和大家的意見都是為了東海好…為什麼不能以比較輕鬆的態度去討論這些事情…」
請問,學生會長做了什麼?他「能」做什麼?
本次會議,女生棟長僅出席一到兩位,據了解乃校方指示要求女宿棟長不得出席,而男宿方面則不予理會,故男生棟長出席過半。
當我們自認我們身處是「民主自由」的國家與學校時,為什麼會有這種三十年前戒嚴般的作法?
為什麼會有這種事?我們的校園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或者更一針見血的問法是-
學生們,你在哪裡?
東海人間工作坊/台灣文化研究社2009年9-12月社課
社團聯絡人: 郭書瑋 0917-622383
2009/9/30迎新茶會
放映:公視紀錄片:<東海保衛戰>
活動簡介︱ 2003年台中市政府打算開一條四十至六十米寬的道路,從南到北貫穿東海校園:通過相思林、通過教堂、穿過東海牧場。本片記錄了學生為了阻止讓東海校園穿腸破肚的都市計畫道路規劃案,而所作出連署、遊行、公投等一連串行動。在迎新茶會中,我們透過公視紀錄片,讓我們一同了解東海學生運動的過去與未來。
2009/10/7中學教育與升學主義
活動簡介︱ 你的中學生活是怎麼過的?為什麼總是有讀不完的書?考不完的考試? 教育改革十幾年,到底變了什麼? 錄取率百分百,文憑越來越不值錢?台灣教育為何永遠改不好? 是傳統的價值與觀念作祟,還是………。
聯繫我們
0963-493884
huberthsu25@gmail.com
貼到臉書
請您發揮舉手之勞,輕點右上角。
捐款資訊
郵局代號:700
帳號:0021057 0356440
戶名:東海大學人間工作坊許洧誠
捐款後請於網站任一文章回文告知我們(或寄信給我們),我們將於下期《東海觀察》公開感謝您對東海關心公共議題社團的支持。
東海觀察(電子書)
Labels
- 2009廢落盟 (22)
- 2011工業區空氣汙染事件 (1)
- 2011寒假外圍牆事件 (10)
- 中港路交通問題 (18)
- 公告 (2)
- 文章轉貼 (1)
- 東海觀察第七刊 (7)
- 東海觀察第九刊 (9)
- 東海觀察第二刊 (7)
- 東海觀察第八刊 (5)
- 東海觀察第十一刊 (7)
- 東海觀察第十二刊 (8)
- 東海觀察第十三刊 (10)
- 東海觀察第十五刊 (8)
- 東海觀察第十六刊 (11)
- 東海觀察第十刊 (5)
- 東海觀察第十四刊 (7)
- 東海觀察第三刊 (6)
- 東海觀察第五刊 (5)
- 東海觀察第六刊 (6)
- 東海觀察第四刊 (5)
- 社團活動 (33)
- 校內法規 (3)
- 站務公告 (7)
- 歷史 (18)
- 營隊與工作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