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要自治就必須自制?自制之後呢?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文◎洛書


學生算什麼?!

我們自認為是校園的主體,而校園是民主的,這種論述有如「地球是圓的」般耳熟能詳,但,學生們真的身處於民主校園嗎?

東海學生用選票選學生會長,選學生議員,彷彿這就是民主,就算學生會會長得票率不到10%,就算學校仍然要蓋什麼就蓋什麼要辦什麼活動就辦什麼活動,我們也覺得那就是民主,一切的不滿與問題只是我們自己的民主素養不夠。

真的是這樣嗎?民主的核心價值是「人民作主」,同理,校園民主的核心價值是「學生作主」,「作主」不只是一年一度的出門投票,更意味著能夠有效參與校園事務,且校園的一切決策必須以學生為最優先考量,故,校方的角色應該是「協助」學生學習,而非「主導」,甚至「強迫」。

更 進一步論述,學生應有權參與校內政務,乃因校內的一切政務都是為了協助學習或是協助維持這個學習環境,甚至決定這個學校該往什麼方向走。一個學校該往哪裡 走該辦哪些活動,學習的主體竟然毫無置喙餘地,不是很奇怪的事嗎。你的父母一學期繳五萬塊錢,然後交給一群對教學毫無直接關聯的人,由他們來決定你要學什 麼?

大學生,你願意嗎?



民主的重要內涵是「自信」,當一群人相信自己可以決定自己要什麼的時候,為什麼需要另一群人幫他做決定?簡言之,東海校方並不認為東海人知道自己要什麼。

只有當學習成為主動,我們才能培養一群善於獨立思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可塑性更高的人,才不會出了校門後照樣被搓圓捏扁抱怨自己連高職生都比不上。

或許這麼說還有人認為這只是嘴砲只是空談,但,還是有一些血淋淋的例子的。

據某位竹科員工表示,交大與清大都是國內理工名校,但交大幾乎沒有學生主體的概念,他們認為市場的趨向就是學校應該教的東西,於是專攻技術層面,以求迅速就業;清大相對有著學生主體的概念,他們學習的東西相對多元,但也因此技術層面無法完全與交大相比。

而就業市場上,交大的學生也的確比清大的學生受科技公司青睞。然而金融海嘯來襲,交大的學生卻紛紛放無薪假,清大畢業的學生卻能更有彈性的適應環境甚至轉換跑道。

原因在於,交大校方認為「就業強校,產學合作」最能夠吸引家長,且還容易從企業獲得捐助,學生畢業出了校門被海嘯捲走是學生的事,而交大學生也樂的不管,最終招致悲慘下場。

東海人,你願意像交大的學生,還是清大的學生?
東海人,你願意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與未來,還是讓別人搓圓捏扁?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