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守禮
東海大學創校至今的發展,簡直就是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1955年,聯董會懷抱著建立一所新型態的基督教大學的夢想,聚集中國大陸前十三所基督教大學的基礎與能量,在荒涼的大度山上打造了東海大學。
求真,篤信,力行,師生共住校園之內,自由學風迴盪唐式建築之間,漸漸地,乾硬結實的紅土長出遍野的相思樹,路思義教堂成為全東海人的驕傲。七零年代後,東海失去了維持菁英教育的經濟基礎,被迫重新適應環境。在尋找屬於自己道路的過程中,許多政策被扭轉,學生人數從六百人增加到一萬五千人,社會大眾對於東海的印象,慢慢也只剩下了美麗的校園,作為一個時代褪去的記號。
在那年代,修道院般與世隔絕的東海,實際上一樣無法擺脫體制的籠罩。雖然創校初期就確立了校園民主的信條,但是東海其實並不民主。 許多學生意識到這點,於是開始行動,一開始是匿名的地下刊物,然後是公開的說明會,而在解嚴的那瞬間,校園內各異議性社團也同時成立。各種學生運動與校園民主思維風起雲湧,許多教職員也站在學生這邊,各方的訴求均指向一點:「要求成立具有代表性的學生自治組織。」
這項訴求在校園內持續發酵,校方的反應也非常快速,立刻召開了「新學生自治制度代表大會」,也就是學生會的制憲會議,只用不到九個月的時間,決定了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國家政府架構,就是現在由行政中心、學生議會、評議委員會三權互相制衡的學生政府,取代過去負責統籌全校性活動的「學生活動中心」,並把過去負責維護學生權益的「生促會」併入行政中心的六部二處之中。1989年5月18日,東海大學舉行了第一屆學生正副會長選舉,投票率高達48.7%,彷彿為台灣的校園民主下了一成功的註記。
但是光靠熱情,是無法運作一個政府的。就如同當年大多數學生社團在退出制憲大會時所表明的:由校方主導制訂的學生會章程,從根本上就侷限住學生自治的範圍,學生能真正掌握的事情其實很少。學生管理學生的事是最基本的權利,這種程度的自治遠遠扯不上校園民主。理論上學生會的位階與學務處、教務處、總務處同級,事實上學生會卻連嚴格意義上的監督都沒有力量,只比一般同學有多一點反映意見的機會。
而學生議會,從第一屆就開始流會,令行政中心大傷腦筋。偶爾也會有完全相反的例子,如第九屆學生議會就和行政中心鬧翻,導致預算審查徹底停擺,連極富盛名的「東海表演藝術月」都被迫停辦,而身負調解功能的評議委員會,卻幾乎沒有發揮作用。學生內鬥,大大削弱了學生對於學生會的信任。
東海學生會的運作幾乎從一開始就遭遇瓶頸。雖然由於資源聚集的緣故,全校性的活動辦得越來越大,但是距離學生會成立的宗旨 ─ 校園民主和學生權利,卻越來越遙遠。其實這並不只是東海獨有的問題,全台各大學的學生會,都在無邊無際的行政黑洞中打轉,成為「超大型服務性社團」。
時代在變,東海不得不變。五十四年前,曾約農校長在創校典禮時說:「開創將是我們的格言。」東海並不怕變。關鍵在於,東海大學如何在台灣高等教育職訓化、商品化、浮濫化的浪潮之中,站穩腳跟,在全台一百六十九所大專院校之中,以一所現代大學的身分與高度,對這座滋養我們的島嶼,提出超越性的貢獻。「請讓我們謹記著大學先驅性對社會的重要,並藉此顯現出大學之社會性存在的價值,精神上的守殘抱缺,理想的忽視才是一所大學破落的根本。(《東風》40期,1973)」
從解嚴到今天,儘管經歷了兩次政黨輪替,台灣的民主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東海學生會和台灣一同走過這二十年,除了先天不良的組織架構,最痛心的還是同學們的漠不關心,這才是校園民主的致命傷。民主的問題永遠要回到人民身上。不管怎麼樣,大學生們對於學生自治的想像過於貧乏,執著於模仿國家體制的政治運作模式,看似有模有樣,實際上外強中乾,才是使學生會失去進步動力的原因。
校園民主的關鍵議題,並不在於爭論學生究竟有權力去管理自身事務的哪一部份,權限大還是權限小?而在於學生到底擁有多少力量,能夠去影響校園政策,以及有沒有一種制度能夠保證學生的聲音暢通無礙!
今天東海的學生自治已經山窮水盡。如果你問,東海該往哪裡去?學生會該往哪裡去?我們的答案是:打破既有的框架,以民主的原則,重新開啟討論。未來的可能,有無限多種,但絕對不是現在的官樣答案。得過且過是埋葬未來可能性的殺手。東海的未來,每一位東海人都有責任,正等著我們去創造。
關於人間
「東海人間工作坊」是一個剛過了二十二歲生日的異議性社團。
以知識為本,以批判為手段,以改變為目標。固定關心校內議題與社會公共議題。
舉凡交通、學費、打工、環境、升學…各種不合理的現象都是我們關心的目標,我們參與了東海的無數事件,創造了東海的無數歷史。
東海觀察
東海觀察的意思並非「觀察東海校園」,而是「以東海為基礎,觀察社會」。
意即,這份刊物雖然是東海人的刊物,但它所涉足的議題範圍絕不僅限於東海校內,而是以東海人的觀點來對校內校外的整體社會做反省、批判、並經由刊物的傳達來實踐。
我們並不主張所謂的客觀中立,而是提供各式各樣的觀點與批判,我們相信經由校內外公共事務的介紹,可以提昇東海人的社會參與。
例行活動
我們必須主動,讓壓迫成就自己成為不受支配、昂揚自主的公民,並冷靜且意志堅定的攜手突圍。期待對於公共議題懷抱熱誠的你/妳能一同邁向這條追求理想主義實現的道路!
本學期社課固定每周二19:00於人間工作坊社辦(C大樓地下室,校友會館對面)
歡迎蒞臨翻桌指教。
幹部介紹
人間工作坊乃一極為注重組織培力的社團。我們有一套完整的視野與技巧訓練過程,並透過各種實際運動的參與更深地理解社會,看到更多不公義。
幹部均經過至少一年的參與,透過刊物、講座等持續在東海發出非主流的聲音,以知識與經驗作為武器,真正以東海為基地,透過人間,改變這個並不美好的人世間。
東海事記
二十幾年來,我們參與了東海的無數事件,創造了東海的無數歷史。而我們的歷史,便是東海不斷追尋開創性過程中的一面鏡子。且目光向外,照出並改變台灣社會的結構傷痛...。
這個既存的環境永遠是不完美的,問題是永遠存在的,因此我們的探討也就是「未竟」的。只要東海和台灣的歷史還繼續往前進,這個「未竟的探討」就會不斷持續!
行動圖像
我們在這塊土地上行動,真實的開放自己對於歷史的感覺,思考如何從龐雜的歷史之中重新看待自己,和台灣社會各個角落裏頭的人群產生關係。
除了當下的互動,人間盡可能完整地留下光影足跡,而記錄、呈現的過程中,也許又會產生另一些關係、另一些可能...。
歷史是很長久的,在裏頭把自己成長階段的每一步走踏實了,它就不會消失。
第五期 變革交叉口,東海面臨抉擇
聯繫我們
0963-493884
huberthsu25@gmail.com
貼到臉書
請您發揮舉手之勞,輕點右上角。
捐款資訊
郵局代號:700
帳號:0021057 0356440
戶名:東海大學人間工作坊許洧誠
捐款後請於網站任一文章回文告知我們(或寄信給我們),我們將於下期《東海觀察》公開感謝您對東海關心公共議題社團的支持。
東海觀察(電子書)
Labels
- 2009廢落盟 (22)
- 2011工業區空氣汙染事件 (1)
- 2011寒假外圍牆事件 (10)
- 中港路交通問題 (18)
- 公告 (2)
- 文章轉貼 (1)
- 東海觀察第七刊 (7)
- 東海觀察第九刊 (9)
- 東海觀察第二刊 (7)
- 東海觀察第八刊 (5)
- 東海觀察第十一刊 (7)
- 東海觀察第十二刊 (8)
- 東海觀察第十三刊 (10)
- 東海觀察第十五刊 (8)
- 東海觀察第十六刊 (11)
- 東海觀察第十刊 (5)
- 東海觀察第十四刊 (7)
- 東海觀察第三刊 (6)
- 東海觀察第五刊 (5)
- 東海觀察第六刊 (6)
- 東海觀察第四刊 (5)
- 社團活動 (33)
- 校內法規 (3)
- 站務公告 (7)
- 歷史 (18)
- 營隊與工作隊 (6)
網誌存檔
-
▼
2009
(35)
-
▼
12月
(23)
- 2009 耶誕祈禱文
- [聯合報1/2]大學學生會存廢 東海「廢落盟」連署 (1)
- [聯合報1/2]學生會存廢/學生宅不捧場 會長難當(2)
- [聯合報1/2]學生會存廢/網路輿論 弱化學生會(3)
- [苦勞網]不滿學生會運作差 東海學生發起廢落盟
- 聯合報新聞--東海廢落盟推動校園民主改革
- [新聞稿]推動校園民主改革 東海學生將於平安夜發動遊行
- 支持東海大學廢除落日學生會聯盟活動聲明稿
- [蘋果日報]廢學生會 東海生爭自治
- [新聞稿]推動校園民主改革,東海「廢落盟」於校內舉辦說明會、遊行活動
- 「廢落盟」連署簽名活動相片集
- 東海觀察第五期目錄
- [大學報] 東海「廢落盟」發聲 社團號召改革學生會
- 中市》東海學生廢除落日學生會聯盟
- 東海大學學生要求廢除學生會,重新制憲
- 東海廢落盟號召 改革學生會
- (參考)東海大學學生會組織章程
- 怎樣可以修改學生會組織章程?
- [新聞稿]校園民主虛有其表,學生要求砍掉重練
- 第五期 校園民主落日,東海面臨抉擇
- 第五期 變革交叉口,東海面臨抉擇
- 第五期 / 讀者投書/ 我們的擔憂
- 落日退場:東海廢除落日學生會聯盟
-
▼
12月
(23)
當初聯董會可不認為東海大學是繼承中國的13間學校,反而是從肯塔基州在山區的一間 folk school而來,這間學校當初創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在山區、沒有機會進入大學的人一個不一樣的機會去深造。
也因此東海才叫東海,而不是叫做「聯合流亡大學」。
或許這篇對於過去的歷史有幫助吧?
http://tefa.thu.edu.tw/eip/front/bin/download.phtml?Part=2008-08-12&Nbr=1127&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