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是豪宅,何處是我家? -《蝸居》觀後感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文◎郭書瑋

近來台北市國有地,一坪以超過600萬的天價標出!!這麼高的價格,許多人連600萬的房子都買不起了,一坪600萬的房子,這根本是是難以想像的狀況!!

不只台北市,根據《住展雜誌》調查下半年北縣新板特區、新莊副都心,以及南港都有指標大案推出,恐進一步推升區域房價,像是新板特區預售案開價,即可能一舉突破一百萬大關。

房價這麼高,在都市打拼的小市民不禁感愾的問:「處處是豪宅,何處是我家?」



「蝸居」 道出無殼蝸牛的痛

  而談到高房價,就讓我們想近來在對岸火紅的電視連續劇《蝸居》。蝸居的劇情敘述在畢業於上海名牌大學的一對夫妻,每天省吃儉用,住在狹小的蝸居裡頭,只希望在上海可以買間安身裡命的房子,只可以他們所賺的薪水始終無法趕上房子帳價的速度。

無怪乎,主角郭海萍在戲中感慨的說:「現在(大陸)的房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不斷地更高,越來越高。」而根據一項中國的網路調查,63.2%的人認為《蝸居》反映了房奴的心態;也可以說是,由於本劇貼近社會現實,讓許多對房價飆漲,買不起房或艱辛供防的民眾感同身受。

「住」到底是什麼?

  而這部連續劇更深層的意涵,我想更是要讓螢幕前的的觀眾思考「住」到底是什麼? 如果說「住」是一個基本的權利,而《蝸居》能引起共鳴,恰恰在於它描繪出當今「居者無其屋」的殘酷現實。

當「住」已經編成昂貴的商品,而一般受薪的中產階級無法購買時;又或是為了一個可以了一個家,一個遮風避雨之處,滿足身為人的基本需求,就必須背負二十年房貸,把國家社會栽培地的青春時光都葬送在房地產業的利益之上,那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