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基石-論青年公共參與

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文◎盧乃華(法律系101級)

公共參與是什麼? 

  公共參與所牽涉的範圍廣泛且多元,如同公民納稅、全民健保、國民教育等等關於人民的義務和福利,即稱為公共之事;就「參與」二字則可以解釋為人們加入並作為議題和決策討論的參與者,結合兩者而言:人們參與對於社會大眾的義務和福利做為議題討論的活動,討論人士並不侷限於政府官員或企業財團人士,舉凡學生、老弱婦孺等對於公共議題有所關懷和具有公民素養,就是一位公共參與者,公共參與之範圍越廣,公民素養之提升的範圍更寬,對於社會之進步幅度也會提升,總的來說,公共參與是邁向社會進步的主要因素。 

為何青年要公共參與? 

  大部分較有新意的想法,大多來自年輕的心,而年輕的心需要青年的支持,因為受到傳統思想的僵化比較少,創新的想法容易泉湧而出,這些創新想法可以做為社會生活中新的思考方向,現代社會進步快速,科技和知識也不斷翻新,要不斷有新的想法,新的構思,才能跟上時代的脈動,先不論對錯,經過不斷排斥和接受的過程,就會洗鍊出更接近社會所能接受的新想法,自然就會出現更適合運用於社會更貼近與生活的新方式,重點是,必須要先有新的想法,才有新的方向,接著才有洗鍊的過程,漸漸的社會才會不一樣。

  行動力上,較強,履行實務上,較具有實踐力,這是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最大優勢,因為,現階段,大都還不需要承受龐大的經濟和家庭壓力,課業也大多在掌控之中,也就是說,在餘下的時間裡,可以擁有較多的彈性運用空間和時間,所以在想法提出後,可以有較大的機會和動力去實行,相對而言,社會上的職業人士,不論在時間上跟經濟的壓力下,都比學生來的多,在時間和空間的調整上也不那麼彈性,受限的條件相對就增加許多,所以在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力上,青年的實踐性較強,對於事務的關切也可以比較有立即性和彈性的方式和行動力。 

  必須關心並參與現在的公共事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那是我們的未來,其實青年們必須意識到:他們現在所關心的任何人事物,舉凡國內外、士農工商、經濟、教育體制等,都是和未來有相當程度的鍵結關係,現行的任何決策,任何制度,合理或不合理的,都有改變的可能,只要提出合理的反對,而合理反對的提出,就需要更多人的不斷討論和思考,也就是參與,然後經過一連串審慎思辨的過程,所得出的結論;相對而言,對公共事務持冷漠態度,對於現行公共事務漠不關心,那麼社會就會維持不合理的現狀,因為沒有參與者,又或者參與者稀少,那麼提出想法的人就不多,相對的,提出來的想法也就不多,而且容易有很大的缺漏或瑕疵,進而,社會就會缺少甚至失去進步的動力,那麼,安於現狀或是默不作聲的後果即是下一代也就是自己,所應該要承受的。

    所以,其實並不是為何青年必須關心且參與公共議題和事務,而是,公共事務本身即是青年的社會責任,先別論是對於社會還是國家,而是對於自己本身所應抱持的基本責任。與其躲在暗處謾罵政府的無能、制度的腐壞、體制的缺陷,不如自己站出來,為自己發聲,那是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更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未來!所以再次強調,並不是:青年為何要參與公共事務和討論公共議題,而是青年必須參與公共事務和討論公共議題,因為不改變的現在,就是需要你承受的未來。 

如何參與?有哪些管道(議題)? 

  對於公共議題參與的管道,普遍的做法有看報紙、看新聞、參與遊行和學生運動,諸如此類的做法都可以作為參與公共事務的表徵,但在此必須強調,若真心想參與公共議題,並不是隨意的瀏覽報紙,即所謂關心時事;並不是隨意的轉入新聞台,即所謂關心議題;當然漫無目的、隨波逐流的遊行和學生運動,也不稱為參與公共事務。公共事務的參與,必須是對議題有所敏感性和關切性,必須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外界的聲音很多元也很極端,對同一件事情的態度有很多人的很多種看法,若把持著聞雞起舞的隨性態度,即會人云亦云,這會使社會現象更為混亂,青年學子參與公共事務的態度必須是全面性且具有高度關切性的,需要多方了解、多方聆聽、多方蒐集,進而培養自身省思、批判和判斷能力,必須先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的系統,才具有參與的能力。公民素養必須優先於公共參與,若失去了公民素養,即所謂的自身省思能力,那麼所謂的公共參與想達成之目的也將虛無化,對於參與的行動也不具有任何意義。

    其實,只要多多注意,不要使自己迷失了方向,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情況很多但也不難避免,多多聆聽和思考,就漸漸的會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如此一來,公共參與之目的才有意義,才不致流於跟著宣洩和謾罵的工具,社會也才會在新希望中漸漸成長,漸漸有所嚮望。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