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新校長的期望

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文◎許洧誠(歷史系99級)

「開創將是我們的格言。」
                   ──首任校長曾約農



       20111219日,校方在各大報紙及官網上刊登了遴選新任校長的訊息,公開徵求校長候選人。當時自2004年起擔任本校校長的程海東先生即將於20127月底卸任。此事公布後,便成為了同學們閒暇之餘的話題之一,有人祝福程校長,也有人細數其掌校期間的種種缺失。遴選結果,當選人為成功大學生理所的湯銘哲教授,預計在今年2月就職,並由時任教務長的葉芳栢先生代理校長職務半年。


     而在程校長卸任,新校長即將就職的現在,除了緬懷/指責過去,我們似乎應善用這個機會,探討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東海人心中理想的校長應有何種作為?



當前的高教環境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得先釐清當前我們所身處的高等教育環境到底是何種面貌。


       近年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自由主義下「自由競爭」的市場邏輯對台灣高等教育發展造成的各種影響。當初教改運動要求廣設大學,目的是希望藉由公立大學數量的增加,由政府挹注公共資源,來提供全民更優質、便宜的教育,但政府卻變相地朝所謂的「私人興學」方向發展,導致私立大學不斷增加,到今日已佔所有大學的半數以上了,當時的政府將許多私立專科學校與技術學院升格為科技大學,由於評鑑過程較寬鬆,導致某些學校的師資及課程等並不如正規大學完整,也影響到了學生的權益。


        這樣大量增加學校的結果,便是面臨台灣生育率逐年下降的激烈競爭。為求生存,私校推出各種「開源節流」的政策:開辦各種在職專班、大量使用約聘人員、挹注資金在熱門系所、實施教師總量管制以及琳瑯滿目的產學合作方案等,這些大多是由於少子化與全球新自由主義衝擊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就是高等教育「商品化」的結果,而政府逐年調降的補助款,則讓各校所面臨的局勢更加嚴峻。


      政府逐年調降補助款的理由一方面是要讓「市場機制」接手,各大學依照自身特色招生,彼此良性競爭;但另一方面則希望讓招收不到學生的「後段」大學自動被市場淘汰,解決當初因政府廣設私校所遺留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不但私校受害甚深,連公立大學也不得不開始跟進私校的作法。


        當上述措施已無法滿足大學日益龐大的支出時,行政單位又進一步地想從學生的口袋中掏錢,因此每年我們都能在新聞上看見某些大學帶頭喊漲學費(其中不乏公立者),學生與家長團體再高喊反漲的戲碼一再上演。這些因台灣高教商品化所造成的問題,身為私校的東海大學更是首當其衝。


東海的發展

       在教學上,教師的學術自由受到限制,為了應付制式化的大學評鑑而疲於奔命,必須不斷在各類期刊上發表論文以符合評鑑標準,最終將導致他們幾乎只能重複毫無新意、速成式的小型研究,難以有長遠計畫,而需要較長研究時間的人文與社會科學更是如此。


        經費的吃緊,迫使一些系所大量使用約聘制,任用的教師多為一年一聘,今年做完,下一年可能就得失業,且只能領取基本薪資,卻必須負擔正職教師的工作量,甚至額外擔任行政職,勞動條件更為惡劣。而為了節省經費,一些必修科目的修課人數被提高,或兩班併為一班,都使教師們更無力於教學,且影響學生受教的品質。


        在系所資源分配上,商管科系這類在畢業後能快速投入就業市場的科系,一直是學子們選填志願時的熱門選項。校方迫於競爭壓力,多數的經費也投注於此,希望藉此招收到足額的學生;但相對的,忽視東海早期即已建立且擁有悠久學術傳統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學科,使得這些科系原本就已偏少的經費更顯捉襟見肘。這樣的方式忽略了大學本身作為學術研究機構的本質,而更像是補習班或職業訓練所。


        在學生權益上,最重要的當屬學費問題了。在政府不願意投入公共資源、逐年縮減教育經費補助,甚至教育部開始試辦公立大學自主管理(即法人化、企業化)的形況下,欲將學費調整權力下放由各大學自行決定,而面臨經費短缺的各校,難保不會大幅度調漲學費。把一切都交由市場決定,合理的學費保障機制在哪裡?


        而校方從未將財務支出透明化,校園資訊的不流通,將讓作為校務經費主要來源的學生無法得知自己所繳的學費是否被用在刀口上,且教師薪資並未跟著提高,為了應付評鑑、升等等工作,反而使得教學品質下降,這樣的情況下還要調漲學費,顯然不合理。


        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學是社會公器,受到社會資源的支持,培育人才是為了服務社會而非企業財團;許多人卻認為教育僅僅是個人投資。待學生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所生產的利潤多由企業賺取,而非回饋社會大眾,受益最大的企業儼然成為既得利益者,卻無須負擔任何人才培養過程的費用,而是將這筆費用轉嫁到學生本人、家庭與整個社會,這是不該被允許的。


     因此,政府若希望目前的公私立大學擺脫「錢不夠用」的窘境,正常化發展,則應該向因炒股、炒房而獲利的企業課徵資本利得稅以及企業股東股票分紅後的紅利稅。根據公平稅改聯盟的計算,光是課徵資本利得稅,每年國庫就可增加約千億元,再將這筆經費合理分配給各校,將有助於高等教育的正常化。


對於校務的建議

        對於往後的校務發展,我們願對新校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反對調漲學費,監督經費支出:近來教育私有化的影響使得學生的學費不降反增,但相對的教學品質與就業待遇並未跟著提升。在現今大學學歷貶值、青年就業困難以及薪資待遇降低的就業環境下,學費調漲只會讓學生負擔更為沉重,更遑論依賴學貸者。校方應在經費運用上進行更有效的控管,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在此也呼籲政府亦應進行稅制改革,向企業課稅,增加整體高教經費,確實投入公共資源。 


 二、保障學術自由,提高教師待遇:校方應訂定較寬鬆的學術指標,留給教師自由進行學術研究的空間,且應降低約聘教師比例。由於一年一聘,約聘教師為保住工作必須提高研究指標而較疏於教學,師生間的關係不若以往緊密,學校更應提高薪資,保障他們的生活。另外,降低每班的修課人數,讓教師負擔減少,也較有餘力關心學生課業。


 三、重視人文社科,發展東海特色:東海自創校時即設有文、理兩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在這所大學已有深厚的學術基礎;但在1970年代為求自立,規模擴大後,為吸引更多學生,校方年年投入大筆經費在管院的軟硬體建設上,當然一所綜合性的大學理應兼容並蓄,然而這樣的發展方式卻會讓較不受大企業青睞的人文社科科系成為校務經費分配的弱勢,希望未來對於系所的經費分配能更合理,延續東海創校的傳統,並使之成為這所以人文精神立校的大學的特色。


        礙於文章篇幅限制,無法在此指陳各種待改進之處,以上所列舉的僅是我們想給新校長的對於目前東海發展的主要建議。當然,本文未能完全回答一開始所提出的問題,但若能打開一些關於理想校長的討論空間,亦已足矣。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