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資本,未見公平的交通政策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文◎小厲
 
中港幹道交安問題的矛盾根源

繼今年四月中旬,東海學生在西屯路發生嚴重傷亡車禍,近日中港路朝馬段又發生了混凝土預拌車追撞的連環車禍事故。頻傳的交安事故,再次凸顯了三校學生連署行動中憂心的中港幹道沿線交通問題。而學生行動所形成的媒體輿論壓力,促使了地方政府不得不對此問題作出回應。

然而,市府的作為卻僅止於加強取締、交安宣導、現場會勘等例行作法,並提出「交安事故多是肇因於用路人違規行為」的說法。此種論調頗有將交通問題化約為用路人守法態度不足的意味,但令人質疑的是,「加強執法」等一時之政令措辭,屢屢出現在地方政府的交通問題回應中,卻從來沒有真正改善台灣交通的混亂現象。爭先搶快始終是台灣交通文化中的主要景像。

事實上,若是將問題診斷的視野拉大,會發現交安問題其實與國家整體的交通政策環環相扣。如果將城市的交通治理譬喻為「蘿蔔與鞭子」,良好的政策規畫就好比蘿蔔,而警察權、強制力就好比鞭子。當國家意圖揮動強制力之鞭,以法令管理交通行為,就必須同時介入交通市場,提供完善的規畫與交通服務。而所謂的加強交通執法只能算是整體交通政策的一環。更重要的關鍵在於國家是否能提供良好的政策規畫,以作為干預治理的正當性。


然而,台灣的交通政策卻總是更著重於交通開發的經濟發展意義,往往忽視於交通的治理問題,放任市民在國家提供的道路空間中肉弱強食、自求多福。卻始終拿不出良好的「蘿蔔」,只能偶爾空揮鞭子,嚇叱:「國人缺乏交通公德心」。

以此次事件焦點的中港幹道交通問題為例。三校學生在連署中提出了畫設公車專用道的訴求,希望藉此在實質上提升公車的便捷度,且一併將公車、汽機車分流,解決周邊幹道的混合車道問題。 面對此一訴求,台中市府官員卻抱著敷衍的態度試圖規避責任,對媒體表示:「學生的訴求恐有困難」。

其實,回顧中港幹道的交通問題討論中,設置公車專用道之議早已行之多年。只是市府對於改善公共運輸始終保持不積極狀態。並總是以地方財務問題為由而作罷。而所謂的地方財務問題,實質上則是開發掛帥的心態作祟。

以房地產稅收與抵費地拍賣為重要收入來源的地方政府,總是積極地力排眾議畫開設道路,並聲稱得以舒緩交通幹線的流量。但是在新設道路製造了更多車次流量的同時,在交通治理與公共運輸的規劃上,就很少見到市府拿出開路時之魄力,寧可每年撥出有如鐵板一塊的七億元交通預算大肆開發道路,卻也不願花小錢改善現有的公共運輸與路權規畫。此種只看重資本開發意義,卻缺乏公平合理概念的交通政策,才是結構出台灣交通混亂現象的關鍵因素。

要解決此交通問題的根源,筆者以為正是要透過類似於此次學生連署串連之市民行動,並組成長期經營具有輿論影響力之社會團體,逐步形成對於交通政策更清楚的輿論批判與訴求,如同推動強制車險的柯媽媽,以持續之具體行動形成國家政策上的改變,才能扭轉此種政府「只見資本,未見公平的交通政策」.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