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學生還是顧面子:談政治系外點制度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文/林泰瑋(政治系99級)

在本學期初,政治系辦公室火速公布了外點制度的施行辦法,系主任宋興洲亦發表了一篇《給政治系同學們的一封信》,信中內容提及政治系接下來一學年「試行」外點制度的緣由與想法,成為東海大學第一個要求強制點名的系所。

什麼是外點?為什麼要設置外點制度?
目前政治系的外點制度,便是將必修、必選課固定座位表,並由系辦派人不定時在教室外面按照座位表點名,並依此扣考。

信中提到:「而政治系的傳統則是:自由、開放與理想。」、「大環境的轉變…傳統也日漸式微…正因為我們強調自由的重要性,讓同學們自由嘗試、發揮的結果,無論同學們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效果,都與往昔有明顯的落差。」

宋主任闡述了他心中的傳統優良學風,並提及了傳統學風的迅速消逝,並將根本原因歸咎於大環境轉變以及學生學習態度有待改進,希望利用外點制度提高學生出席率以塑造良好學習環境。

然而,這樣的論述是正確的嗎?


對傳統優良學風的反動
東海大學向來以提倡自由學風聞名,所謂的自由學風,便是在完全自由的環境中鑽研學術,並且求取真理,這也是老一輩東海人口中最令他們引以為傲的自由精神。

亦即,東海的優良傳統是「自由學風」,而不是「自由學風下也能用功」,宋主任自己定義了一套「優良傳統」,並依此論證出「既然世風日下,自由學風下不能用功,那我們就該嚴格控管讓大家用功」

這並非筆者的自我定義,而是創校校長曾約農的名言:「我不願制訂繁瑣的學規與嚴厲的法則,來迫使學生就範。因為這不是大學教育的正途,不能使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但宋主任卻形塑了一種「只要政治系的學生遵守此新規定,並且忍受自己處在一個對自己不友善的學習環境,藉由學生出席率的提高,就能夠回復東海的優良傳統學風」此種霸權論述。外點制度的確對於學生在出席率上有顯著的提升,但從制度發揮的內涵面來看,更像是行政體系「治理性」的展現。這不是真正東海自由學風的的實踐,更遑論能夠再次點燃自由的火苗了。

外點制度將學生引誘到一個虛幻的、根本不存在的美好想像中,自由的火苗就在彼端徹底的熄滅了。試問,到底誰才是傳統優良學風的反動者?

老師偏見,理所當然;學生偏見,麻煩舉證?
公開信中提到:「一方面,所謂受不了(教學品質)的同學不夠多,投書的同學不足以代表大多數,另一方面,就舉證部分,不夠充分,也就是說,沒有舉出具體事實。」

但對於一個老師的教得好不好,這本身就是一個找不到正確答案的問題,因為「好」或「不好」的定義,本身就是處於曖昧的灰色地帶,就算學生提出一百個證據,都不過是「主觀意見」。但在宋主任的說法裡,學生只要不出席,彷彿就理所當然已經是「應該被糾正的不良習慣」了,毫無論證必要。

「出席率不高→被當人數多→評鑑分數下降→(學生不好好上課被認真的老師當掉,以至於評鑑報復)」是宋主任在信中的另一個推論,後方括號中的論點未在信中明說,但透過「同樣的老師,研究生給的分數很高」、「受歡迎、免點名的老師評鑑分數高,而其他老師則沒如此幸運」等語句來強烈暗示這樣的推論。

但同樣的說法,反過來也可以這樣解讀「當老師不認真時,學習成果不佳,出席人數自然不高,而被當人數自然也多了」。這樣的推論可能比上一個推論可靠,因為評鑑的選項是「教學有無認真、備課用心程度」等,與出席率沒有直接關係。而認為研究生比大學生可靠、受歡迎與免點名併為一談,也是基本謬誤。

「為學生好」-學習機會的剝奪
「我們寧可看學生在學校從摸索中歷練得更成熟,然後減少他們將來踏入社會後的錯誤與盲動。」-徐振國(東海政治系畢業,前副教授;東風59期)

退一步說,就算我們相信宋主任是用心良苦,是為了學生著想才出此下策,而且假設防止蹺課可以使其課業表現進步,但是此制度卻猶如在學生上頭建築了一座堅固且牢不可破的溫室,溫室中的花朵不會有觸碰到失敗的機會,生命力自然就會不斷衰退。

大部分的學生在畢業後就即將走入現實社會,如果說大學是學生在進入社會前最後的學習場域,那麼在這個沒有「失敗教育」的場域中,我們很難期待學生們走出了溫室後,在現實社會中不會碰到任何的困難和挫折,那樣的作法只是把這樣的過程推遲到學生畢業後,再讓他們被社會洪流吞噬。

如果說學生選擇不去上課,相對的他們必須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如果說學生真的因此碰到了學業失敗的危機,這何嘗不是一種學習呢?另外,大學是一個綜合學習場所,在大學,課外的學習可能比課堂上還重要,為什麼一定要強逼學生上課才是進步?

那樣的措施,到底是為了學生,還是為了政治系的顏面?

一同走向理想的道路
有人疑惑,宋主任的作法真的不值得一試嗎?畢竟,就算有諸多不確定以及缺點,但是外點或許真的能夠成為一劑猛藥,讓政治系恢復團結與榮光。

但事實上,這樣的作法已有前車之鑑。1978年東海大學梅可望校長為了凝聚師生向心力,強行推動了一系列定期全校升旗、動員月會等強制措施,壓抑了師生的自主性,這些矛盾爆發後,梅可望校長以背棄傳統學風之名遭致全面性的批判。難道宋主任要再重蹈覆轍嗎?

要克服疏離感必須擴大公共參與,創造師生共同的光榮感,而非行政手段的管制。為什麼同樣是為了系所風氣,我們問的是有多少學生坐在教室,而不是有多少必修課老師叫的出每個學生的名字?我在這裡疾聲呼籲宋主任立刻廢除強制點名並改進相關辦法,使政治系成為一個緊密的共同體,一同走向理想的大道。

參考資料:《給政治系同學們的一封信》 (第三頁開始)

22 意見:

  1. SS431 提到...:

    大學追求學風自由,也希望相互尊重。有一些隱性的科層霸權普遍存在於校園裡,因此尊重變成了自由的必要條件。亦即,沒有尊重,沒有自由;有尊重,仍舊不一定自由。無論喜不喜歡這個推論,他都是目前的事實。

    東海政治有其過去,美其名為優良傳統,反面視之為歷史包袱。要系所進步,老師重要,學生更重要。即使意見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和交集,那就是沒有人希望這個系不好,更沒有人是要毀滅對方的。

    存異求同,並且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試著再次建立同學、老師都可以接受的課堂共識。外點制度的原意,是希望學生在上課時可以出現在教室,出現在教室的目的,是認為學生的天職和目標就是取得知識並且成長。大學當然不是只有教室裡才有學習和成長,但是大學也不是像國高中一樣,每天八小時的上課。如果認為在教室以外可以學到該專業領域之中更多的東西,那麼就要證明出來,表示夠資格取得學分。如果是其他因素既無法在專業中自我成長,也不出席上課,那麼自然不應該給這個學分。制度本身沒有任何意義,自我檢視這個過程,有沒有尊重自己才是重點。

    筆桿可以呈現想法,行動更能將力量實踐出來。

  1. 匿名 提到...:

    自由學風,便是在完全自由的環境中鑽研學術,並且求取真理。

    東海的優良傳統是「自由學風」,而不是「自由學風下也能用功」。

    前段所定義之自由學風是在自由的環境中能夠鑽研學術,且求取真理。

    而後段定義將自由兩字擴大解讀,但在將自由擴大解讀後,忽略的是前段之定義:自在的鑽研學術。

    而在某方面程度來說”鑽研學術”本身即為一種用功的行為舉止。

    針對此段論述去闡明自由與傳統是否有些許可待討論與商榷之事?

    但的確強壓學生在一個受迫性的環境下,就自認為學生將會在知識的汪洋中捕撈更多寶物,這樣的想法未免過於單純缺乏周延的思考

  1. SS431:

    感謝您的寶貴意見。

    我們認同老師與學生的關係的確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但是相互尊重的概念是對等的。

    意即,如果把學生的尊重義務從「不打擾課程進行」提高到「不論習不習慣課程形式都必須出現」,那麼老師的義務也必須相應增加,比方說,課程必須要更有品質保證,或是有一定得出現的理由。

    同樣地,我們也認同若不上課能夠學習,那就必須證明出來,但相對應的,如果學生能夠不上課就能夠在考試及格,那沒有達到尊重義務的老師,是沒有資格要求學生一定得出席上課的,因為這代表這門課可上可不上,這種要求等於是在浪費那些學生的時間。

    另外,對於第一段的「事實」,人間工作坊持保留態度,因為我們問的總是「未來應該朝向哪個方向」,若言必「事實」,人間工作坊完全不需要冒大不諱寫這樣的文章,只需乖乖跟著命令走就好。

    如果您不了解人間工作坊,我們的首頁右上方有我們的簡短介紹,以往的東海觀察也有很多篇專文介紹。敬祝,

    平安。

    人間工作坊社長 洛書

  1. 朱家安 提到...:

    「如果認為在教室以外可以學到該專業領域之中更多的東西,那麼就要證明出來,表示夠資格取得學分。如果是其他因素既無法在專業中自我成長,也不出席上課,那麼自然不應該給這個學分。」

    曠課太多就要扣考,學生要怎麼證明自己即使不上課也能學到足夠多專業領域的東西?

    「制度本身沒有任何意義,自我檢視這個過程,有沒有尊重自己才是重點。」

    這句話可以用來辯護任何制度,不管那制度有多愚蠢。

  1. 匿名:

    感謝您的意見,但希望您下次留言時,願意留下您的暱稱,否則若出現其他匿名者時,我們將不知道如何分辨您。

    「專研學術」這個詞可能的確不夠精確。在過去的東海,投稿東風社等高水準的校園刊物以及精研課外知識,被認為也是自由學風裡面的「學」,而這才是我們的原意,也就是這裡的「專研學術」指的是多方面的學習;而如今的「專研學術」可能特指某些專題研究或課內學習。所以在描述這樣的概念時,可能造成了一些閱讀上的誤會與困擾。

    東海曾經的優良傳統是「自由」+「學習」,問題在於,若自由已經無法讓學生好好學習時,二選一的狀況下,我們應該選擇哪個?曾約農校長已經告訴我們,其實東海的精神是前者。

    更別說宋主任擺在天平這端的學習,不過只是狹義的、課內的學習,而論證大家無法好好進行課內的學習,也只用了出席率。

    因此,雖然可能有些誤解,但加上前後文(如曾約農校長的引言)後,應該並不影響理解。敬祝,

    平安。

    人間工作坊社長 洛書

  1. 黃俊森 提到...:

    大學跟中學不一樣,大學生應該懂得如何自律去上課,而不是由學校去督促,如果學校仍以中學的模式去管理一群大學生,這不單止影響東海大學"自由學風"的招牌,還會令到東海學生像中學生一樣不懂獨立,不能培養大學生應該有的品德,那畢業後怎樣在社會上生存?我覺得學校面有一個良好的考試制度便足夠,成績便能代表學生的平常用功的情況,不一定要用到強硬的手段去管理,軟硬兼施才是治理之道!希望學校認真考慮一下我們的意見。

  1. 邱師儀 提到...:

    這篇文章與一連串的討論很有意義,我想表達兩點看法:

    首先、盡量讓課上的有趣、有知識價值,做老師的責無旁貸,此部分老師間的確需要時時反省,我也支持你們透過多元管道討論、批判、發聲(包括取消由上而下的強制點名制度),我建議你們可以直接找系主任溝通,我相信效果會很直接。

    再者,同學們在選修課時要自主學習,必修課的話,之所以為必修,表示是學科核心,縱使有一點艱深、枯燥,但做為一個專科的大學生,有深刻了解的「興趣前提」(否則你當初為什麼要填政治系?)與「出席責任」,這一點與個別老師教必修課教得好不好應該脫鉤討論,切莫混為一談。另外是我上次跟洛書聊到的,同學上課不應認為「考試會過,課不上沒關係」,這樣就表示對得起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老師?大學教育的本質不是考試分數、不是學分數,更不是畢業證書那張紙而已,他是整個身心靈的學習經驗(包括搞社團、談戀愛、打工)與專業養成,若如少數同學所說,學校很多課都沒有營養、浪費時間,因此產生可以不用去上課的「正當性」,若大家都是大量翹課,我想請問洛書和其他同學的是:如果你們不喜歡大學的本質(必修課盡量都去、老師授課風格迥異)的話,那為什麼還要來大學受學院教育呢?早早進社會工作受社會教育不是更有利基嗎?

    定義上來說,學生之於上課,就等於老師之於授課。

    而且教授與學生間的「知識不對等」是事實(但沒有優劣之分),就像醫生與病人、摩托車黑手與修理摩托車者,在前者希望後者「善」的前提下,有時會良藥苦口,上課內容很難時時有趣,理論可能枯燥難懂,但他們相當重要,學生又如何能代替老師判斷哪些學問區塊重要?哪些可以捨去不上呢?偏偏這些重要的區塊又都在必修課中呈現,假設老師必修課都教得好的前提下(again,這是可以檢討改進的),同學若四年下來都常常翹課,程度一定會低落的嚇人,如果都不學習的一直「嘴砲」,久而久之,我們會養成沒有理論基礎、缺乏邏輯訓練、看不見台灣以外的世界的政治系畢業生,那跟時下的call-in節目名嘴汙染社會又有甚麼差別呢?

    不要忘了大學教育不是義務教育,它是專業教育,也是精英教育(至少我希望!),既然要來,就應將學業擺在首要,在為了提高同學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的前提上,向我們老師抗議教學不認真、教學不夠有深度、教學可以再有趣一點,很多老師都會跟你們站在一起的。

    最後,我私底下和一些老師看到東海人間工作坊,都覺得很開心,因為這些我們在學生時代很熱血的學生社團,現在也還存在,繼續你們的批判火力,把所學用來思考、刺激討論、提升學權,將是很寶貴的大學經驗,但謹記,革命的基礎在於高深的學問。

  1. 我是此篇文章的作者林泰瑋,希望這篇文章不但能夠引起理性的思考與討論,更能幫助校園環境形塑出一個更完整的公共領域空間。

    謝謝大家指教。

  1. 黃俊森 提到...:

    致邱師儀:
    為何你覺得取消外點制度就一定跟大量缺席掛鈎?大學生良好的品德不是靠壓制而迫出來,與其想如何控制學生的行為,那為何不找其他軟性辦法去改變一下,令學生出席率提高呢?

    謝謝您的意見

  1. 邱師儀 提到...:

    黃俊森先生,我並沒有說「取消外點制度就一定跟大量缺席掛鈎」,我也認為學生要就外不外點再跟主任反映。

    我是系上老師,我提供一個資訊讓你參考,我們之前一學年,很多課普遍出席率低落,外點之後,很不意外的出席率高的嚇人,這在經驗上就回答了你認為我有說的看法「取消外點制度就一定跟大量缺席掛鈎」(但我並沒如此說)。

    出席率用恫嚇的我也不贊成,我一直也贊成用軟性的方式(但還是要尊重個別老師授課方式自由,請見大學法規範)鼓勵出席,反省是兩方的,同學也需自愛,自我要求不是嗎?

  1. SS431 提到...:

    這裡的討論,應該在更公開的地方舉辦,更有意義。

    回應Kris的兩個問題:
    1.「制度本身沒有任何意義,自我檢視這個過程,有沒有尊重自己才是重點。」不知道Kris能不能也反面思考一下,這句話同時也可以推翻所有制度,不管那制度有多完美!

    我的意思是,制度本身雖然有規範性,但卻沒有能動性。要去操作這個制度的,畢竟是「人」。因此,愚蠢的制度可以被有意識的個人用以穩定的運作,而完美的制度,也一樣的可以被有意識的人操作出負面的影響。

    所以我認為,批判制度固然有其必要性,但如果不同時反省每個在這個制度下的個人,那麼也是徒然。

    2.另一個問題又牽涉出另一套「扣考」的「制度」。Kris已經把「證明所學」直接等同於「考試表現」。我完全不這樣認為。考試的結果只是一組數字,在考試過程中自我證成學習有多少的成果,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要和老師證明自己足夠資格取得學分,不一定要透過考試,但前題是要和老師取得用什麼方式「證明所學」的共識。舉例來說,有老師從來不扣考,也從來不點名,不表示他不當人。相同的,即使扣考,如果老師同意,用報告的形式或其他方式來證明已經獲得取得學分的資格,一樣有pass的可能。

    可能有些人覺得陳義過高,但這正呼應了第一點的看法。制度是沒有能動性的,端看制度下的人如何和這套制度互動。

  1. SS431 提到...:

    洛書:

    第一段我要陳述的「事實」,而不是我是否「支持」這樣的事實。我的意思是,這個事實目前確實存在,而且短時間內只有可能有程度上的微調,卻不可能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但是我完全同意我們不能因為是「事實」,就失去批判他的力量。相反的,我也一樣主張,所有的事實都應該嚴格的被檢驗,尤其是在有所謂「傳統」、「道德」外衣下的事實。如果不去挑戰、檢驗「事實」,我們迄今仍不會知道地球原來是圓的。知識和真理需要不同的矛盾辯證,人類之所以進步,正在於此。

    因此,我非常支持「人間」對於既存於校園的所有「事實」加以批判和檢視,重新去挖掘裡面的價值。希望你們能堅持下去。

    但是,最後想和各位分享的一點是:如果現狀有多種改變的可能,那麼是不是選擇成本最低的那一個來進行努力,並且追求一個有可能達到的目標。而不是使用過高的成本,追求有限的效益,或是追求一個現階段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我們需要熱情,但同時也要理性。徒有熱情而無理性,只會盲目的讓自己與環境衝撞後受傷;徒有理性而無熱情,則會失去目標和信仰!

  1. 匿名 提到...:

    真是不可思議,我們學校20年前就因為有老師在行政大樓前拉布條抗議,所以取消外點制度了。
    貴校竟然現在要重回別人的老路。

  1. 黃俊森 提到...:

    致邱師儀老師:
    老師對不起,學生可能誤會了老師的意思。
    但為何是我們政治系才獨有這個制度?是否只有我們政治系的出席率普遍低落呢?相信應該不會吧。
    又或者是我們要當試驗品?那政治系亦不太合適當這種高壓制度的試驗品吧,如果政治系學生雖要管才懂得自律,畢業亦不會有甚麼得著,將來學懂的只是在犬儒主義中生存,那還有誰去改變一些腐敗的制度?
    從商業角度來說,學生是消費者,所以一個學生來不來上課有學生的個人自由,但不能因為沒去上課而抹殺學生考試的機會,結論是考試勝於其他高壓管治制度。

    謝謝老師的建議。

  1. >匿名
    所以貴校是那校?

  1. 黃俊森:

    謝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邱師儀老師:

    您是第一位公開回應的老師,感謝您為誠懇討論釋出善意。

    關於您於「知識不對等」該段的說法,在文章內以及我們回應SS431時就已經很清楚了,便不再回應;而身心靈的學習經驗的確是綜合的(如您所言,搞社團、談戀愛、打工、專業養成)而我們不太明白這與一定要去上課有什麼關係。

    按照我們的猜測,您可能是在說「必修課的課堂上會提供一些東西,而那是你自修學不到,也不會在考試中由成績表現,卻是專業知識的一環,所以為了學習那些東西,學生有義務出席課堂」,這種東西在您沒有談清楚之前,我們傾向不接受這樣的理由;或是我們誤會您的意思,也請表達得更清楚一點。

    另外,如果不檢視當前社會與結構狀況,純用自由意志的角度去看問題,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在台灣的整體社會環境下,普遍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要不要念大學而未來無虞;如果台灣的大學,你可以以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各校各系隨意讀;如果這些條件有實現,或許您的論述會是正確的。

    對於大學的本質與想像,人間也有自己的論述,請參見本刊第四版的紀念專文,「是否以學業為核心才是大學生」我們覺得是值得另外值得討論的價值命題。但是如果要用純粹的學習結果觀之,我們在回應SS431那篇的論述中就已經證明了,那與點名無關。

    回歸本文的重點,政治系對課堂參與度不高,這是師生必須共同努力的,而非依靠各種強制手段,何況經過論證後,那其實不能提昇我們的學術能力,而更深的問題或許是,究竟政治系的目的是培養一個怎樣的人?

    最後,東海觀察將於下星期印刷出刊,屆時將發送各老師與主任信箱,理論與知識也在一次一次的行動空暇中築基與思考,謝謝您的關心,以及對人間工作坊的支持與愛護。敬祝,

    平安。

    東海人間工作坊社長 洛書

  1. 黃俊森 提到...:

    首先感謝工作坊社長的讚許,我認為老師所說有一定的道理,有時候真的可能因為沒上課而錯過了課外或自修學不到的知識,如果考試真的出了這些"課內"題目,而導致該學生那一科被當,我只可以粗俗說一句,那學生是該死的,但也不能因為這個原因而採取一些強硬管治手段去管治一批政治系的學生,中國人就是因為五千年來受帝制的強權統治,養成一種奴性,只懂吃得飽穿得暖便滿足,不知道民主自由的可貴在哪。

  1. 朱家安 提到...:

    SS431:

    1.
    如果那句話可以用來推翻所有制度,又可以用來辯護所有制度,那你當初講它幹嘛呢?如果一個論點需要用多一點話才能說清楚,你就應該用多一點話把它講清楚,不要,也不需要用模稜兩可的句子來增加溝通的不方便。

    2.
    我同意報告也可以用來證明學生的表現。可是學校有什麼理由逼迫有自信不上課也能一樣地擁有專業能力的學生不能選擇用考試來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

    對啦,就算被扣考,學生還是可以事先跟教師協調用寫報告、做研究、參加研討會、發表論文、選總統等數都數不完的方法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

    可是,我們有什麼理由要求學生這樣做?

    選擇上課作為學習途徑的學生,和不選擇上課作為學習途徑的學生,這兩群人之間有什麼重要的不同,以至於前者有用考試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的機會,而後者沒有?

    是的,只要我們願意忍受某種程度的不方便,制度的不合理帶來的傷害永遠都有辦法用人為的方式彌補。可是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1.如果改制度比用人為的方法補來補去方便,為什麼不改制度?2.會有這些問題,是因為訂制度的人太愚蠢或霸道,為什麼他們造成的不方便,是學生要承擔?

  1. SS431 提到...:

    再致Kris,

    1.我講這句話幹嘛?答案不是已經出來了嗎?不是為了增加溝通的困難,而是為了提醒各位去省思,制度在人的行為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其實,有些時候我們過渡誇大了它的影響力。

    論點有時候之所以可以簡潔,是因為在一些特有的領域裡,有一些陳述方法,溝通者如果擁有相同的語言,那麼便可以省略許多不必要的「完整的論述」。否則,今天討論外點這個議題,是不是要從馬克斯開始講起呢?邱老師說的「革命的基礎在於學問」原因之一也在於此。

    2.學校從沒要求一定要用考試評斷學習表現。學習表現也永遠評斷不出來。所謂的學習表現,只是一組數字。我已經說過了,有很多方式可以決定這組數字該是多少。不是只有考試。至少我所知道的情況下,就有老師不是只用考試來決定這個數字。

    思考的角度要高一點,如果目的只有pass或no pass;只有分數和學分;只有畢業證書;那麼也失去本文在論述時對於大學生擁有高度追求知識的自我意識之假設了。

    3.也是最後,我從未說制度不需修改,我也完全贊成不好的制度要加以廢除或調整。我只是想要強調,在批判制度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從同學自己的立場,來檢討這個制度為何會走成這樣?如果有,那麼就不是只是一味的要求推翻制度,而是提出一些替代的、或是可以說服這個制度制訂者把制度廢除的論述。

    使用文字進行溝通非常累,也較花時間。我不再針對這篇文章進行其他意見的回復了。如我第一篇回復所說,「筆桿可以呈現想法,行動更能將力量實踐出來。」若還想討論,歡迎來SS431。

  1. Unknown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1. Unknown 提到...:

    看到老師和學弟妹們精采的論證十分高興。
    也讓我想起邱師儀老師的教學熱誠,和感謝他對我的提攜。
    相信越多的討論不但可以提升思辨能力,也可以提高大家對公共事務關心的能力。

    但我覺得很可惜的是,並未看到建設性的批評。當我們對政策做出一堆論證的批評時,若沒有提出自己的一套政策看法或建議時,只是淪為單純的評斷,對事情的本質改善空間有限。

    因此在此提出幾點淺見讓各位先進參考:

    1. 請系學會或其他有公信力單位做全系的教師評鑑,請全系同學做問卷調查,即可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那些老師的教學需要提升。
    2. 提升學生素質關鍵在於報告,背一堆資料去考試而不會運用,毫無意義。因此建議全面廢除考試,全面採用報告。(此建議與學校政策相違背,因此系主任應該主動爭取)
    3. 為提升報告素質,以免學生東抄西抄。建議教師每兩週應固定和學生另約時間討論團體報告進度(此為我在慈濟大學的親身經歷),以督促學生報告情況。最後,在學期末,系上應召開為期一星期的論文發表大會,由系上的師生共同檢視學生學習成果,老師也可共同對報告來進行評分。相信有以上機制存在,應可大幅提升學生團體報告素質。
    4. 最後,建議模仿台灣大學的畢業論文形式,在大學生畢業前繳交出一篇畢業論文,並上傳至系辦以供大家參閱。並於畢業典禮前舉行畢業論文發表大會。

    最後,希望各位先進可以多多討論其他替代性建議的政策方法,去討論不同政策間的優缺點,進而找出更好的辦法,而不是單純只對目前的政策提出批判,相信這樣能對系上有更好的幫助。

    謝謝大家 請多多指教

    徐培皓上

  1. 匿名 提到...:

    混的老師會當很多人?本文作者推論上亦有瑕疵.
    以前大學是窄門,現在不想上大學都很難,學生的求學態度每況愈下是事實.